2858维修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三聚氰胺与学术考核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以刊物级别定学术高下的怪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3天前     来源:网络     作者:小桃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相信目前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三聚氰胺与学术考核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以刊物级别定学术高下的怪圈方面的知识都特别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桃也是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关于三聚氰胺与学术考核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以刊物级别定学术高下的怪圈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黄仕忠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最近的一部著

相信目前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三聚氰胺与学术考核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以刊物级别定学术高下的怪圈方面的知识都特别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桃也是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关于三聚氰胺与学术考核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以刊物级别定学术高下的怪圈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

黄仕忠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最近的一部著作是《书的诱惑》。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制品,主要用于塑料及涂料业,它的暴得大名,缘于乳制品业的检测方式。

人们很早就发现,食品的营养主要在于蛋白质,但蛋白质的含量很难检测,1883年,丹麦化学家约翰·基耶达(Johan Kjeldahl,1849-1900,一译凯道尔)发明了通过检测氮含量来换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成为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也被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采纳,例如奶粉外包装标注的蛋白质含量,就是根据这种“凯氏定氮法”换算得来的。

后来,有人发现,只要加入一种名为“三聚氰胺”的化合物,就可以让氮含量得到大幅提升。因为通常情况下,牛乳的氮含量是15.7%,大豆则为 16%,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这“C”即氮,含三个氮原子,故三聚氰胺中的氮含量高达66.7%。由于它呈白色晶体,几乎无味,添加后不易被发现,而“氮含量”增幅显著,所以被称作“蛋白精”,又称为“蛋白粉”,被广泛添加在饲料、奶粉、液态奶中,用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

不幸的是,2008年9月,媒体曝光了“三鹿牌”奶粉导致婴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求购|企业店铺|网上商城|供应市场|行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