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目前好多人对于农民养鱼助力增收方面的知识都特别想要了解,现在小丽也是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关于90后青年回乡做鱼倌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
12月14日,四川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道子田村,罗雪莲正认真观察着高位池的水质及白乌鱼的长势。
罗雪莲是一名“90后”,几年前她在成都做家具批发生意,但随着家中父母的年迈,孩子的成长。“当时我就在想,不如回家来干点儿什么,既可以照顾家庭,也可以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事业。”罗雪莲说,虽然有点儿放不下自己经营了几年的家具生意,但回乡创业的念头却一直萦绕在她的心上。
在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于是,罗雪莲便开始张罗起自己的水产养殖事业。今年4月,罗雪莲在道子田村,成立一禾一种养殖家庭农场。
罗雪莲介绍,在成立之初,农场就秉承绿色、生态、环保种养的理念,以内江师范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展“退渔还田”工作。还将养殖池塘改建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构建“帆布池 稻田 池塘”的白乌鱼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经稻田和池塘异位净化后循环利用,达到稳粮增收、水产增效的目的。
目前,该农场面积达280亩,主要开展白乌鱼、小龙虾、罗氏沼虾等水产品的养殖,预计2023年4月将会进行第一次白乌鱼及稻虾的销售。
不仅如此,罗雪莲还带动了农户从事白乌鱼养殖,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让他们通过养殖白乌鱼提高家庭收入。
目前,罗雪莲的一禾一种养殖农场共养殖白乌鱼44万尾,可年产白乌鱼18万斤,小龙虾6万斤,优质水稻26万斤。
“我成立农场的初衷其实是想换一个奋斗的方向。我也没想到,还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罗雪莲说,“现在的我做起事来都非常有干劲儿,希望未来能带着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