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烟花三月 扬州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现在小鱼就在互联网上为大家归纳了一些关于烟花醉扬州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清明小长假,又近烟花三月,有机会邂逅了一次扬州。
所谓旅游,无非就是逛吃逛吃,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富春排队,无奈人太多,退而转战冶春,同样如此,不得已,等了两个多钟头才吃上几个价格不菲的五丁和蟹黄包子(每只15块大洋),几个包子下肚,劲头十足一路步行到瘦西湖,果然游人所见略同,瘦西湖公园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五亭桥和廿四桥几乎走不动,正所谓大人看头,小孩看屁股,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丰厚,隋唐时期乃至宋,扬一益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数文人墨客更是趋之若鹜心驰神往,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更是孤篇压全唐。有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有玉人教吹箫的莺歌燕舞,明末清初,更有抗清殉国史可法史阁部和顽强抗清失败而招致惨绝人寰“扬州十日”的几十万军民,清中期以前,因两淮盐运,扬州再次繁荣起来,据说康熙和乾隆6次巡游江南都曾驻足于此。
乖乖隆地冬,韭菜炒大葱。老一辈扬州人的生活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慢节奏。现在的扬州,规划有序,老城区没有高楼,依然是一片小桥流水,古老的运河穿城而过流淌不息,城南新区充满现代气息,让历史和未来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三月,是属于扬州的季节,二分无赖邀明月,满城烟花醉春风。
扬州,我来了。
最后,尽兴之余,再对扬州旅游提几点建议:
1.公共自行车点太少,本人从东关古渡附近骑车,沿运河经梅岭路再到北门外大街,几公里的路程才3个集中停放点。甚为不变,建议多建一些停车桩位,便于有人骑行,减少机动车,绿色出行。
2.景点导游和游客用耳麦。在瘦西湖、个园等处,多个导游同时讲解,声音嘈杂听不清楚,建议佩戴耳麦,减少声音相互干扰。
3.增加志愿者,节假日人多游客多,建议多增加一些自愿者,在路口、公园和景点等进行引导,维护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