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目前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兰州百合为什么这么贵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如今小鱼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怎么能买到兰州百合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1月2日,53岁的杨云,将在土壤里待够9年的兰州百合悉数挖出,一共两亩,两千五百斤,卖一万两千块,每斤到不了五块钱。“而在三四年前,单价收购价格是七八元。”杨云介绍,自家几辈人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种兰州百合,“而现在物价贵,兰州百合却便宜了。”
11月,杨云家收获的兰州百合。受访者供图
九年生的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是中国特有的‘药食同源’甜百合。”兰州百合协会副会长张海龙介绍,兰州百合适宜分布在海拔1800-2600米坡地上,而且需要疏松通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土质适宜为沙质壤上、粉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土壤,可以为植株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分解;另外兰州百合忌水,长期积水或排水不畅都会使茎腐烂。
张海龙介绍,兰州百合最有名的产区是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该村有150多年的兰州百合种植历史,可能是兰州百合最早种植地,种植技术最为成熟,被誉为“兰州百合第一村”;另一个说法,是说兰州百合最早种植于七里河区黄峪镇,说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一个姓杨的人,引进百合种子,在黄峪镇高山上种植,渐渐形成了现在的兰州百合。
袁家湾村兰州百合“百合谷”。受访者供图
袁家湾村原村支书高作旺,现年60岁,是兰州百合种植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家五代人种兰州百合,见证了兰州百合为村子带来的奇迹,“1949年之前,袁家湾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当时村民的经济收入就靠种植百合。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兰州百合种植技术成熟,村民通过种植兰州百合发家致富。现在村里有近300户,人均收入能过两万块。”
收购价格差不少
兰州百合茎生球。受访者供图
张海龙介绍,“几头皇”的提法,实际上是行业内最先叫起来的,是指一个特定容量的袋子里能装下几颗百合,能装下两颗,就是两头皇,装下四颗,就是四头皇,“当然是头越少,百合越大,品质越好,价格就会越贵。”
零售价格反过来会决定收购价格。王强发现今年十月下旬起,兰州百合价格在走高,收购价格自然也会提升,“现在仅仅网上订单量就能每天达到两三百斤,今年兰州百合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的。等疫情缓解,物流放开了,批发市场走的量会更大。”王强表示,这几年的物流成本、人力成本在上升,兰州百合由收购商收购后,还要雇人再进行分拣,进行分级,“现在一斤百合,分拣、加工、包装、运输的成本,已经是四五块钱了。”
价格为何会不同
高作旺家今年种的100亩兰州百合,不在七里河区,在榆中县。王强家种的200多亩兰州百合,也在榆中县。“兰州百合在村里已经种了150多年了,说实在的,地和人一样,老出力气,有些疲了。”高作旺说。
农艺师梁玉文记得,在1978年左右,全市的兰州百合只有几百亩。而现在,兰州百合全市种植面积有25万亩以上。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底,七里河区百合种植户达1.1万户5.9万人,百合种植面积5.2万亩,百合产量2.8万吨,百合销售产值8.6亿元,人均百合收益8996元,占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940元的41%。
学者孙鸿强在《连作对兰州百合生理特性及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指出:兰州百合连作田土壤盐碱化、养分失衡、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酚酸类物质积累,生长受到抑制,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干物质积累减少,鳞茎单重下降,产量降低;因此,兰州百合最多连作6年,要积极合理轮作倒茬,并通过合理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从而减轻连作障碍,实现兰州百合高产优质栽培。
据介绍,袁家湾村大多数人都在两个地种百合,既在本村里种,也在外地包地种,大多人去邻县,但也有爱闯荡的年轻人,将兰州百合种到山西,陕西,甚至是遥远的青海。
杨云曾是村委会负责人,他所在的村子,在近十年时间里,兰州百合种植面积从1300多亩锐减到500亩。“种百合还不如去打工。”杨云一家主要收入是兰州百合,但在南方读大学的儿子,一个月生活费就需要1500块。“等这一茬兰州百合挖完后,我也去打工。我老了,也不可能去外面包地了。”
作为兰州百合种植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作旺认为,兰州百合种植技术是与时俱进的,不能一味守旧,“兰州百合种植技术就是要和新技术一起变化。这些年,我们为了改良土壤,增长提质,和甘肃、兰州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有合作。”
高作旺说,“我家从太爷爷那辈就种兰州百合。人们会问,你家传下来什么技术?其实太爷爷那会儿,好地是不缺的,那会儿的种植技术,就是看地,哪儿适合种,哪儿不适合种。但现在变化了,我们缺好地了,现在是要求我们改进技术,将地‘歇’回来。”
(应受访者要求,杨云、王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