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目前有好多人对于剑走偏锋争议中营收破10亿瓷肌如何隐形崛起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如今小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剑走偏锋争议中营收破10亿瓷肌如何隐形崛起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对于大多数业内人士来说,瓷肌仍然是一个新品牌,其规模在很多人眼里成谜。这个品牌却在众人的“忽视”下逐渐扎根多渠道,短时间内实现成倍增长。
2009年前后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少化妆品品牌借助互联网入市。这些搭乘互联网顺风车的品牌被称为“淘品牌”,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折戟沉沙,有的立足于电商并多渠道发展,试图摆脱“淘品牌”的称号。而这一群体的崛起并不仅仅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作为当下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搅局者,其日渐增长的市场份额,也是向传统的化妆品品牌发起战书。
1定位剑走偏锋 互联网成助推器
2011年,青春期的李柯(化名)烦恼脸上不断冒出的痘痘,在用当时流行的诺基亚5230手机登录网页版QQ空间时,李柯看到了瓷肌的弹窗广告,于是点击进入,在瓷肌商城购买了一套祛痘产品。在当时并没有太多功能性化妆品面市,瓷肌瞄准问题肌肤推出祛痘、去黄等产品,无疑是给了不少消费者新大陆般的惊喜。
事实上,在瓷肌品牌推出之前,瓷肌商城就已经存在。2007年,瓷肌品牌创始人郭笑路成为电商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创立了瓷肌商城,彼时,瓷肌品牌还未正式上市,商城上销售的是三款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2009年,郭笑路创立广州瓷肌化妆品有限公司,推出瓷肌品牌,并在瓷肌商城销售。其第一款系列产品瓷肌净颜抗痘系列上市一周销量即过万套。
2011年,瓷肌将淡斑、去黄、祛痘、去皱、去黑头5大系列产品升级,瞄准脸部问题肌肤,逐渐走出自己的差异化道路。
同样起家于电商渠道的某品牌负责人认为,瓷肌作为功能性化妆品,在承担对消费者的使用安全责任的同时,还能在几年时间内快速发展,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互联网的助推作用。在互联网初创时期,一切对于消费者来讲都是新鲜的。瓷肌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加上自身的特殊定位,很快就被消费者记住。
2宣传多样 多渠道多业务发展
在成立几年时间内增幅便超过100%,而对于大多数业内人士来说,瓷肌仍然是一个新品牌,其规模在很多人眼里成谜。从另一方面讲,许多人并没有过多注意这个从互联网渠道起家的品牌,而这样一个品牌却在众人的“忽视”下逐渐扎根多渠道。除了大多数品牌都会做的广告营销,瓷肌凭什么在短时间内规模成倍增长?
当线上多品牌竞争趋势日益明显,瓷肌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建立网商平台瓷肌商城、进驻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后,与同时期的淘品牌一样,瓷肌也开始多渠道发展。
2015年,瓷肌入驻了2000余家屈臣氏,并一度取得屈臣氏国产品牌销售额前十的成绩。同年,瓷肌微商平台正式发布,并推出微商专属产品。除拓展渠道外,近几年,瓷肌将打造“医美生态圈”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图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维度让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品牌。设立线下肌肤健康管理中心、4ever皮肤科、整形外科医院等机构,建立以医院、皮肤科专家为中心的医美生态圈,打通美妆—护肤—美容—整形四大产业。
3傍韩不可取,瓷肌还需多练内功
前期的一帆风顺似乎让瓷肌尝到了甜头,品牌面市短短几年内增速明显也给了瓷肌发展的信心。然而,未来要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瓷肌还有许多路要走。
到底是消费者肤质原因,还是瓷肌产品与其宣称的天然成分相违背?品牌的成长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而如何做好产品,令消费者成为忠实的“粉丝”还是要以产品说话。
瓷肌的另一个令人困惑的策略,是开始强调其源自“韩国”的身份。
近两年,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消费者对于韩国化妆品的好感度也在日益增加。不少本土化妆品品牌跟风韩品,丰富产品风格和功效亦属正常。
不过,傍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寻求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本土企业从傍欧美日韩的路数中脱离出来,开始强调品牌自身独有的文化和个性。瓷肌作为纯正的本土品牌,在短短几年内就进入10亿 阵营,殊为不易。在这样一个时期,瓷肌更需要摆脱傍韩带来的短期利益诱惑,尽快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和品牌调性。